你的位置:免费cba体育直播网站 > 新闻动态 >

幼儿园到小学大转变,孩子坐不住咋办?你家娃准备好了?

陈女士的儿子今年九月上一年级,她最近有点慌。别的孩子会背古诗、拼音拼得溜,她家娃却啥也不会,妥妥的“零基础”。陈女士说,幼儿园时她没逼孩子学太多,觉得玩得开心就好。可现在一看别的家长都在“卷”,她心里开始打鼓,怕孩子掉队。

周女士也感同身受。她家孩子还在幼儿园大班,她就整天焦虑,春节一过更是睡不着觉。小学感觉像个大关卡,后面还有十二年的“长跑”等着呢。她一看到孩子看书走神就火大,可吼完又后悔,看着孩子委屈的小脸,心疼得不行。

不过,也不是所有家长都急着“抢跑”。方先生的孩子已经上三年级,他觉得没必要逼娃提前学太多。比起让孩子早早埋头书本,他更想让娃多玩玩,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。毕竟,童年一去不复返,学知识的机会多得是。

学校和老师也在使劲儿帮忙。张玲是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崇明区汇明学校的校长,她说,幼小衔接不是光看孩子会多少知识。小学一年级都是从零教起,家长不用太慌。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养成好习惯,比如自己收拾书包、按时完成作业,这些比提前学拼音有用多了。

张校长还提到,孩子刚上小学,可能会遇到不少新挑战。比如,自己解决问题、跟同学好好相处,这些都需要时间适应。家长得多鼓励,别老盯着成绩。孩子能勇敢迈出第一步,比啥都会更重要。

幼儿园和小学也在“双向奔赴”,一起帮孩子过渡。以前都是幼儿园往小学靠,现在小学也主动出击。世外汇明学校去年就派老师去幼儿园开讲座,讲习惯养成、心理适应,还请幼儿来校园逛逛,提前熟悉环境。张校长说,孩子刚上小学,心里既期待又害怕,学校得帮他们把心里的疙瘩解开。

学校还办了新生家长会、校园开放周,教家长怎么关注孩子的状态。有的孩子刚入学可能胆子小,不敢跟老师说话,家长得鼓励他们多开口。学校还特意在课堂上加了游戏元素,用好玩的教具上课,让孩子觉得学习不枯燥。

数据也说明问题。根据教育部2023年的统计,全国小学入学率接近100%,但有超过60%的家长对“幼升小”感到焦虑。专家说,家长的焦虑往往比孩子还多。其实,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强,只要引导得当,很快就能融入。

小学生活不只是学习知识,还有很多生活技能要练。比如,孩子得学会自己整理书包、按时交作业,甚至跟同学分享玩具。这些小事看着简单,但对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娃来说,是个大考验。家长可以在家多练练,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、收拾玩具,慢慢培养独立性。

学校也在调整教学方式。世外汇明学校的老师发现,幼儿园的孩子爱玩游戏,专注力却不差。于是,他们在一年级课堂上加了互动环节,比如用卡片学拼音、通过画画认识汉字。这样的方法让孩子觉得学习像玩一样,适应起来更快。

家长的心态也很关键。专家建议,别老盯着孩子会不会算术、认字,多夸夸他们的努力。比如,孩子第一次自己完成作业,哪怕写得歪歪扭扭,也得给个大拇指。这样的鼓励能让孩子更有信心,慢慢爱上学习。

说到这儿,幼小衔接其实是个“慢活儿”。家长急不得,学校也得耐心。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,就像从一条小河游到大海,得慢慢适应水流。张校长说,教育是场长跑,家长得学会“放手”,让孩子自己试着跑几步。

这事儿还没完。每个孩子都不一样,有的适应快,有的慢吞吞。家长得沉住气,少点焦虑,多点耐心。毕竟,孩子开心健康地成长,比啥都强。你家娃“幼升小”准备得咋样了?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经验!



相关资讯